让农科人才从田间“起飞”
——山西农大教师李海平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
李海平(右二)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指导学生实习
走进晋中市榆次区庞志村的山西农技新技术开发公司院内,会发现该院东南角落有两座温室大棚和几间彩钢房。这几处不起眼的建筑物是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李海平倾力建设的实践育人基地。近年来,李海平不断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相继拓展了武家堡、逯村、北席、庞志、西阳等实习试验基地,深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出一批高素质农科人才,探索出一条实践育人的新路子。
围绕学生转 带着学生干
走进课堂学习理论,走进农田参加实践,是农科学生毕业的必经之路。
“作为老师,不仅仅教授课本知识,最主要的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走出校园,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这是李海平实践育人的教学理念。
从业多年,李海平深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可现实情况却是在校学生多,实践教学不能满足需要。学生理论知识多,实践动手机会少。因为资源有限,学生们很难及时与实践锻炼有效衔接。
为了让学生能有自己的实验室和充足的下地时间,为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在学校规定的实习基地之外,李海平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实习基地创新、实验室建设等工作,不仅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拓展了学生实践创新环境,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李海平在自己创建的教学基地完成了3届研究生和本科生共计19名学生的科研训练、实验实习,本科生毕业设计等工作。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在缺乏科研经费的情况下,李海平克服重重困难自筹经费购买了发芽箱、烘干箱、冰箱、冷藏箱、空调等试验设备,搭建了实验室和冷库,整修两座温室,搭建了学生宿舍……通过连续几年持续投入,李海平初步为学生做试验建立了创新型实验培育场所,学生在基地实验室就可完成常规育苗、无土栽培、逆境生理等试验,实现了所带学生园艺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对接。
园艺学院研二学生武月胜说:“我们实验室看似简陋,做实验所用设备一应俱全。我们住在基地,出则实验室入则宿舍,节省了大量时间。李老师认真负责,不仅给我们提供食宿,还指导我们实验、论文。我们在这里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田间找课题 问题做导向
在太谷区武家堡村绿泉苑家庭农场,时常会看到几个学生拿着笔记本蹲在大棚地里忙碌,时不时记录下作物生长状况,发现幼苗生长黄化异常,他们主动与农场主杜俊安沟通,咨询管理过程水肥、温度管理措施,找准问题产生根源,采取对应措施,及时帮助老杜解决了植物病虫害问题,为老杜蔬菜种植增收增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的农场是李海平老师为学生联系的课外学习基地,学生们理论性强,来我的农场实习,给我解决了不少实际难题。有时还帮助我干些活儿,给我帮了大忙了。”杜俊安说,看见学生们每次从学校到基地来回奔波辛苦,在自己院落搭建起简易房,放了几张床,让学生们中午休息。
野生茄子苗抗病性强,能不能利用野生茄子的优良性能,与普通茄子苗嫁接培育出更好的品种?本科生带着课题,钻进大棚做试验。记录新品种生长数据,研究新品种生长情况,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每种园艺作物随时间不断发展变化,学会观察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勤于思考,结合理论知识提出对策,实践能力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不间断到温室实践,按照农事种植安排,从春季番茄、黄瓜、苦瓜、辣椒育苗到茄子嫁接育苗,我们全程可以参与其中,深化了理论知识的理解,不仅学到了比课堂多的实践知识,更让我们坚定学农自信心。”园艺学院学生段旭锦说。
“他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生产一线,与基层农户在一起感受农业的艰辛,增强尊重劳动、尊重农民、尊重农业的社会责任感。学生通过实践了解社会、了解民生、了解农业发展趋势的同时,才能真正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的时代内涵。”李海平对实践育人教学真谛的阐释。
园区写论文 基地做试验
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指标,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农科学生,对写论文做实验要求特别严格,一人一试验。这也为他们提出更高要求。
为保证论文的高质量,学生需要沉下身、静下心、下功夫去做试验。2019年冬季异常寒冷,为了测定逯村温室冬季补光对番茄的影响,园艺学院学生李颖、权衡在周六日忍着严寒进温室测定数据。学生在北席进行试验期间,育苗任务重,人员少,学生王子凡主动承担起前期试验任务,一人吃住在基地,克服环境困难,完成另外一名研究生和两名本科生的前期育苗及管理工作,为其他学生正常试验和按期毕业作出了奉献。由于基地偏离学校较远,试验采样需要及时运回处理测定,武月胜和孔繁荣主动承担了此项任务,展示出研究生应有的担当。
李海平在指导学生们写论文做试验中,更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让他的学生在参加实践中团结合作培养了他们的奉献精神、担当精神、创新精神。他们多数走出校门,踏入社会,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2020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孙茜,被山西中农富通有限责任公司高薪聘任为公司规划设计师;李发远也同时成为该公司的园艺技术员;2019年毕业的李静成为北京市海淀区精华学校生物教师……还有多名从此毕业的本科生考取名校硕士研究生,开启了新的征程。
“实践环节能够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快速实现由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立足于社会奠定了基础。实践育人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们在实践中时刻保持与时俱进、勇于探索的意识和精神,为创新型社会发展注入活力。”山西农业大学有关领导对李海平积极探索校外实践育人模式给予肯定。
本报记者何海亮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