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安泽县和川镇和川村:千亩内涝滩披上“黄金甲”

时间: 2023年10月16日14:22  来源: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乡村振兴
分享到: 评论: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讯    金秋十月,沁河岸畔,安泽县和川镇和川村千亩滩稻渔蟹绿色智慧循环农业基地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微风拂过,稻浪滚滚,满目丰收的景象。稻田的金黄和远山的苍翠相互映衬,共同描绘出一幅乡村美好生活的“幸福画卷”。

  近年来,和川村坚持党建引领、先行先试,大力发展鱼菜共生、稻蟹共养的现代循环农业新业态,走出了依托“大山大水大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罕见秋汛 千亩良田绝收

  和川镇和川村地处安泽县城北18公里处,距安泽高速口15分钟车程,位于沁河、蔺河交汇处,在引沁入汾和川水利枢纽工程上游,全村总面积40余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05户4180人,党员137名,有耕地3800亩、林地3万亩,属人员聚集村,人多地少,村民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

  2021年10月,我省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全省多地受灾严重,和川村“千亩滩”507户1080亩秋粮面临绝收。该地块处于“和川水库”库尾,当水库蓄水到一定高度水就会倒灌。抽水、挖渠……村民用尽各种办法,但因内涝、倒灌等问题产生的积水依然不减反增。

  “和川镇是全县最大的贫困镇,刚刚打赢脱贫攻坚战,土地内涝如果得不到合理处置,极有可能造成规模性返贫。”和川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袁翠英告诉笔者,当时镇领导亲自挂帅,一遍又一遍地入户走访,慰问群众,安抚情绪,了解困难,问计于民。“千亩滩的地是一等一的好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就种过水稻,实在不行就种水稻吧。”在部分村民提议下,镇、村两级干部决定“化危为机”,既然内涝问题解决不了,干脆把它变成水田,随即就组织相关专家教授研判项目的可行性。

  农业调产 解决内涝难题

  2022年初,经过全体村民半个多月的集体协商,在和川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下,和川村敲定建设千亩滩稻渔蟹绿色智慧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实现鱼菜共生、稻蟹共养,蹚出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新路。

  以水稻种植为基础,在水中养鱼、蟹,运用生物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并将稻草、鱼粪等还田。“鱼菜共生”项目的水资源经过沉淀、硝化,上层纯净水循环利用,下层有机物废水作为肥料注入果蔬大棚和稻田。4个牲畜饲养场整体规划,自流井的水供牲畜饲养使用,牲畜饲养产生的粪便作为果蔬大棚、水稻种植的有机肥使用。

  2022年3月27日,稻渔蟹绿色智慧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动工,5月完成一期工程,总投资360余万元,其中稻田鱼蟹项目247亩、渔业大棚5座。基地下设5个子公司,带头人均为党员。党总支牵头,党员带头,聘请懂技术、会经营、善营销的职业经理人,打造“党总支+公司+能人”的现代运营模式。

  科技助农 赋能乡村振兴

  和川村与山西农业大学签订了《山西农业大学横向科技项目协议书》,由知名教授带领的专业团队负责项目论证和技术指导,诸如养殖何种鱼类、种植哪个品种水稻等,并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以科技的力量助农增产增收,使村民从“会种田”转变成了“慧种田”。

  7月正值水稻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的高发期。为进一步助力科技兴农、产业强农工作,凝聚促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巾帼力量,省妇联“巾帼科技助农直通车”走进安泽县和川镇和川村。“省妇联邀请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三晋英才计划拔尖骨干人才、省水稻产业首席专家王广元一行8人对和川镇开展结对帮扶、技术指导,架起了农业科技专家与农村生产一线妇女的‘科技桥’。”安泽县妇联主席徐尧介绍说,现在在千亩滩务工的妇女有百余人,当天有40多个村民听课,王广元教授讲解了水稻的特性和栽培、灌溉、施肥等技术要点,指出了种植水稻的一些误区,给出了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法,并深入田间地头,就种养殖户最为关心的选种育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交流,为村民现场答疑,开出了“处方”。

  “我没有种过水稻,正愁如何管理,王老师就来帮助我了。”村民史秋香全程认真听课并记下厚厚的一本笔记。

  稻香蟹肥 绘就乡村美景

  “千亩滩有活了,我能不能去?”“我干不了重活,小活能干一些,要我吗?”“行,没问题。”和川村以“以干代培”的形式,鼓励村民参与到“千亩滩”项目中,优先吸纳脱贫户全程参与水稻育苗、打浆、插秧、鱼蟹养殖及果蔬种植,在实际操作中长本领、学技术。2022年有5000余人次参与学习,发放劳务报酬40余万元。望着满目丰收的景象,村民刘春平兴奋地告诉记者,土地流转收益加上务工收入,算总账自己家收入比秋汛前多了不少。

  “千亩滩现代农业种养基地的前期建设开支、后期收益分配,都会通过党总支组织‘说事议事’,由全体村民共商决定,财务收支接受全体村民监督。基地收益除保障日常运营外,30%用于巩固集体经济再发展,15%用于全村村民分红,5%用于救助村里的孤寡弱小,实现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和川村党总支书记李勇也算了一笔账:2022年,该村稻田每亩生产大米350公斤,每公斤大米纯盈利3元,247亩稻田的纯收益为100余万元;每座渔业大棚出产优质鲈鱼1万公斤,每公斤鲈鱼纯盈利1.5元,每座渔业大棚年收入突破30万元;蔬果大棚以承包给个人的方式运营,50个果蔬大棚一年租金收入20万元,仅此三项,村集体经济就增收了150万元。

  体验采摘乐趣,观青山绿水美景,赏美丽乡村风貌……在发展循环农业主产业的支撑下,和川村坚持多元发展、多渠引水,一幅产业兴旺、村民共富的美好蓝图正在徐徐展开。“和川大米获得SC认证,基地二期工程观光休闲区、展厅等稳步推进,通过网络直播培训,直播带货创业的妇女越来越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和川村焕发出了勃勃生机,相信农林文旅康深度融合必将成为广大村民致富增收的新引擎,不断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袁翠英信心满满地说。(张燕飞  刘家瑜)

(责编:刘晓亮、郗涛)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山西太原:商业街开启“宠物派对”山西太原:商业街开启“宠物派对”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