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底子” 搭“链子” 用“法子” 找“路子”
黎城县“四招”让流动党员有“家”更有“为”
摸“底子” 搭“链子” 用“法子” 找“路子”
黎城县“四招”让流动党员有“家”更有“为”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讯 今年以来,黎城县针对流动党员“动向掌握难、服务保障难、教育开展难、发挥作用难”等问题,坚持四点发力,破解四大难题,强化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进行服务和管理,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有“家”更有“为”。
摸“底子”,破解“动向掌握难”。针对流动党员分布散、流动大、联络难等问题,印发《黎城县流动党员管理办法(试行)》,实行流动党员登记备案制度,分级分类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台账。以村(社区)党支部为单位,对全县流动党员全覆盖摸排,做到流动党员“四清楚”,即基本情况清楚、外出时间清楚、外出地点清楚、联系方式清楚。目前,该县流动党员共有281名,其中省外流动党员为110名。强化跟踪管理,实行“1+N”结对帮扶机制,即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至少联系1名流动党员,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每月至少联系1次,实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工作和生活情况等。
搭“链子”,破解“服务保障难”。按照“区域相连、行业相近”原则,建立全覆盖的党组织体系,实现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组织,主动联系流入地党组织并开展合作,实现“双重管理,双向服务”的协同管理模式,动态更新完善信息台账。通过“结对帮扶机制”,关心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了解流动党员工作情况、思想动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确保流动党员不流心。充分发挥黎城县驻京流动党员党支部作用,选优配强3名党支部委员负责日常对接联络工作,实现对在京流动党员“双向报到、双向管理”。目前,该县已为20余名黎城籍在京流动党员提供就业创业岗位。
用“法子”,破解“教育开展难”。针对流动党员因地域难以开展教育活动这一难题,推行“党建+”“互联网+”深度融合,充分运用流动党员管理台账,依托QQ群、微信群、“黎城党建”微信公众号,每月定期推送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和党组织动态,借助多平台让流动党员“务工不误学”。结合流动党员的实际需求,设计多样化的教育内容,如政策宣讲、技能培训、志愿服务等,提高学习的吸引力和参与度,引导流动党员结合自身经历和工作实际开展“微课堂”,主动分享交流学习感悟,巩固学习成果,提高流动党员参与党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找“路子”,破解“发挥作用难”。强化组织引领作用,实行“双帮”计划,做到双向赋能,根据流动党员在信息渠道多、资源联系广泛等方面的优势,依托重要节假日流动党员集中返乡契机,举办流动党员座谈会、开展“老乡反哺家乡”活动,邀请流动党员中的“能人”分享创业致富经,为黎城县的发展与建设添砖加瓦。结合村党组织带头人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将流动党员纳入本村《人才资源台账》,鼓励流动党员主动担起“建设他乡、回报家乡”的责任,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活力因子”。
(李剑力 孟亚男)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