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阳考察团到庐江县学习考察“千万工程”典型经验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昔阳考察团到庐江县学习考察“千万工程”典型经验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讯 11月18日,昔阳县委书记黄亚平带领部分乡镇及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考察团,前往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进行深入考察学习,旨在借鉴“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全面推进昔阳县的乡村振兴工作。庐江县县委书记许华为全程陪同考察,并为考察团详细介绍当地乡村振兴具体做法和取得显著成效。
考察团的第一站来到庐江县汤池镇百花村党群服务中心。百花村作为乡村振兴的典范,其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印象。百花村坚持“先整治后提升”的原则,鼓励村民广泛参与,创新性地推出了“一宅两门”新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农户的生活条件,还促进了特色民宿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生活品质与产业效益的“双提升”。通过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百花村推广运用“积分制”和“六尺巷工作法”,对农户信用进行评议,并将信用评定结果应用于各类评比表彰和贷款授信中,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
在深化文明乡村建设方面,百花村持续开展“一线为民办实事”“板凳会”等活动,组织县镇村干部深入基层,倾听民意、解决民忧。同时,通过创建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等活动,着力培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营造了和谐美丽的乡村环境。
随后,考察团来到了王圩中心村,这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留了山区村庄的原始风貌和建筑肌理,致力于打造彰显庐江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王圩中心村坚持“三先三后”的原则,先地下后地上、先硬化后美化、先整治后提升,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为村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
在长冲村,考察团深入了解了当地如何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开发利用农村闲置房屋,有效激活“沉睡”资源,实现资源到资产再到资本的转化。长冲村积极探索“绿叶子”变“红票子”的发展路径,建成了一批民宿集群,并大力发展农舍经济。同时,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长冲亲子谷”品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亲子游、研学游等。
在农文旅融合的新场景下,庐江县涌现出了一批新业态和艺术乡村项目。野坡咖啡、云里安凹民宿、南山君柠野奢度假酒店、万山电影公园等项目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庐江县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画卷。这些项目的成功运营,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提升了乡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考察期间,黄亚平表示,庐江县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昔阳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庐江县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符合农村实际、保留地域特色的乡村规划方案,坚持差异化打造、特质化发展、整体性提升,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专业人才参与,形成了一批标志性、示范性成果,通过典型示范,真正做到由点及线、连线扩面,实现从“一村美”到“村村美”。前置运营、补缺补差,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实现从“一时美”向“长久美”转变。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做到了点上有风韵、线上有风光、面上有风景,走出了特色化乡村建设之路。昔阳县将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努力打造更多像百花村、长冲村一样的和美乡村,因地制宜搞好乡村建设,突出村庄规划的务实管用、简便易行,促进县域多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城乡共富。
此次考察学习让考察团成员们深受启发,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考察学习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樊海燕)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