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区口泉乡杨家窑村:数字科技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乡村振兴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近日,2024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落下帷幕,大同市云冈区口泉乡杨家窑村参赛作品《探索数字乡村“智”慧新产业》荣获二等奖。近年来,该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深入贯彻数字乡村发展战略,运用数字科技赋能推动乡村治理提质增效、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数字科技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特色路径,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杨家窑村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是数字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打造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新载体新模式的生动实践。

  以数字新政策指引乡村振兴新方向

  坐落在塔山脚下杨家窑村总面积8.78平方公里,共有478户1338人。曾经的杨家窑村严重依赖驻地煤矿发展集体经济;村里原有的奶牛养殖业和蝴蝶兰种植业发展缓慢,养殖技术与销售渠道固化单一,销量有限。

  为谋求转型发展,面对数字乡村发展热潮,该村“两委”结合杨家窑村实际,确定了“1+2+N+4”数字化赋能农业发展道路。杨家窑村党总支部副书记王延斌介绍说,“1”是指数字赋能实施转型发展的一条思路;“2”是指智慧农业、高效农业两种农业类型;“N”是指发展智慧牧场、智能奶业、电商直播基地、蝴蝶兰“云销售”多种产业;“4”是指通过数字赋能实现再造农业、发展工业、培育新业、服务民业四业并举。

  2023年全村经济总产值达7亿元,集体经济收入约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万元。数字化赋能道路为杨家窑村的全面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人居环境、乡风文明、教育医疗等方面提升明显,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以数字新模式提升乡村治理新效能

  打开手机,进入村级事务管理平台,村民说事、大事记、党群服务日记、通知、三务公开等十大板块一目了然。多功能的数字平台架起了“连心桥”,缩短了干部和群众的沟通距离。截至目前,杨家窑村村级事务管理平台已入驻村民1100余人,近30天登录200余人。修缮别墅房顶、更换电火灶、安排村民体检,这些看似平常却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都在平台上得到了妥善解决,赢得了村民一致好评。

  同时,10篇党群服务日记、7篇村大事记、12条通知的发布,让村民对村里的大事小情了如指掌。“村里将借助平台进一步完善村级议事协商清单和议事程序,以村民的贴心事、烦心事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平台开展协商,让村民的声音真正成为决策的依据,确保每一个承诺都能化为行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杨家窑村办公室主任贠洁说道。

  杨家窑村对数字平台的充分利用,让村民切实感受到了乡村治理的温暖和力量,也让数字新模式成为乡村治理的强力引擎,进一步推动提升治理效能,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杨家窑村以“魅力、宜居、绿色、生态、和谐”为目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全面实施道路硬化、医疗卫生、文明创建等“十个全覆盖”工程,投资建成欧式别墅和住宅楼435套、九年一贯制学校,做到医疗、养老全覆盖,修建休闲公园,“村民大讲堂”等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少有所教、困有所扶、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该村先后获得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以数字新业态激活乡村产业新引擎

  得益于数字化系统的应用,企业智能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杨家窑村牧场配备的数智化奶牛监测系统不仅可对奶牛的存栏数量、产奶量、疾病预防等进行宏观把控,还通过配套奶牛发情监测、饲喂监控、产奶监测等系统,确保奶牛产犊、产奶稳定,实现精准饲喂,节省生产成本。2021年10月,杨家窑村奶牛养殖业(四方高科)、乳品加工业(牧同乳业)联合蓄瑞草业、卧龙牧业组建成立牧同科技并完成新三板上市,成为山西省第一家乳制品上市企业。如今,牧同已成为大同乃至全省家喻户晓的乳制品品牌。目前,牧同科技集团饲养纯种荷斯坦奶牛突破1.2万头,日产鲜奶达140吨,涉及饲草料种植面积达2.3万亩,全年总产值达3.9亿,有效带动杨家窑村及周边地区6800户农民,户均增收1万多元。

  为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杨家窑村组建了乡村振兴直播基地,积极发展电商产业。依托直播基地,该村建立了常态化直播带货体系,普通农民变身主播达人,通过拍摄短视频、抖音现场直播等方式,帮助牧同、蝴蝶兰等农副产品亮相“云端”。

  杨家窑村在新商品街打造了近1000平方米的数字乡村网红孵化基地,全方位、多角度推介杨家窑村及本地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新亮点,进一步提升了杨家窑村知名度。村委会还积极与邮政EMS、京东、顺丰等企业接洽,帮助直播基地建立线下物流供应链。

  与台商合资组建的蝴蝶兰种植基地,依托乡村振兴直播基地,在线销售量逐年增加。2023年线上销售额占总销售量的50%。如今杨家窑村蝴蝶兰不仅打开本地市场,更是借助网络直播销售“飞”向了广州、上海、武汉等全国各地,有效打响了花卉品牌,被广大网友亲切称为“远方的花房”。

山西晚报记者 郭斌 通讯员 陈丽娟

(责编:刘晓亮、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