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县善福镇:推进环境整治从“一村净”迈向“全域美”
襄垣县善福镇:推进环境整治从“一村净”迈向“全域美”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讯 看山,苍劲奇秀;望水,碧波轻荡;进村,赏心悦目;入院,别致静雅.......越来越多的村庄开启了“美颜”模式,清新的乡村气息令人心旷神怡。这是襄垣县善福镇大力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后,环境焕然一新的生动写照。
乡村振兴,环境是面子,整治是路子。今年以来,善福镇秉持全员“动”、全线“清”、全面“净”的目标,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太行一号”旅游公路、519国道等沿线道路、村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让农村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让广大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行至善福镇堡底村,“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与漳河相伴同行、穿村而过,这般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全县全域旅游发展中景点串联、游客往来的必经之地。为进一步提升环境品质,发挥区位优势,堡底村村民组成环境整治志愿队伍,全面参与庭院整治、垃圾清理、违建拆除等工作,乡村环境得到持续改善,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善福镇环卫二站站长刘玉庆说:“我们按照定人、定段、定区域、定标准的方式,聚焦‘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两侧越冬杂草丛生、排水沟渠堵塞、农业生产废弃物等问题,进行集中攻坚环境治理,为村民营造‘畅、安、舒、美’的生活环境,也能为过往游客带来更好的观光体验。”
上丰村位于519国道沿线,与襄垣北高速口紧密相邻,南来北往的车辆川流不息,是该县举足轻重的交通枢纽之一。
为提升区域形象,善福镇通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科学规划种植景观树,开拓村民增收新契机,促进生态环境大幅提升,探索出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新路子。
“我们不仅组织村民对国道两侧绿化带内的枯枝杂草、白色垃圾以及乱堆乱放进行全面清理,还充分利用沿线5个村庄的地理优势,计划种植近千亩中药材。这样既能改善国道沿线生态环境,又能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善福镇环卫站站长李靖满怀憧憬地介绍。
要想从“一时美”到“持久美”,不仅要改善村庄外在环境,更要提升村民内在素养。善福镇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悬挂横幅、入户动员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对城乡环境重要性的认知水平。
同时,按照“镇村联动、全民参与”原则,以“清死角、消盲区”为目标,明确“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机制,村党支部书记抓在一线,干在一线,主动拿扫帚、扛铁锹,扫村道,清沟渠;各村组干部、公益性岗位紧跟步伐,除杂草,整“三堆”,运垃圾,排积水;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扫院子,擦窗子,整仓库,清灶台。全镇形成“领导带头、干部先行、群众跟上”的良好氛围,全面掀起城乡环境整治热潮,推动全镇环境颜值从“一村净”迈向“全域美”的持续转变。
自环境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善福镇下辖21个村积极响应号召,党员干部们冲锋在前,共出动740余人次,动用各类机械、车辆240余台次,对全镇“路域、水域、村庄内外”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清理与规整。截至目前,已清扫各类生产、生活、建筑垃圾1100余立方米,清除河道垃圾330余立方米,清理沟渠64.2公里。
善福镇党委书记郭锐表示:“我们将继续坚持‘一手抓整治、一手抓巩固’工作原则,在‘整治提升’方面下足功夫,不断创新方法,提升整治效果;在‘常态长效’上精心谋划,完善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全力打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美好家园。”
(邓蓉 米鑫)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