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灵县宜兴乡:“四心”模式深入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讯 近年来,为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管理服务工作,广灵县宜兴乡月明畔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实施“强堡垒、善治理、优服务、稳增收”的“四心”模式,保障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强堡垒,让搬迁群众有“主心”。按照“哪里有搬迁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工作思路,有序完成56名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成立月明畔村党支部,选优配强“两委”班子成员8名,选举产生支部书记1名、副书记1名、委员2名;选派驻村工作队1支,配齐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共3名;不断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力量,让搬迁群众有事能够找到组织,有困难能够得到帮助。
善治理,让居住环境更“舒心”。构建“基层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志愿服务队”治理体系,完善“网格化”的治理机制,推行“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的治理模式,着力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推动形成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良好格局,引导搬迁群众爱环境、讲卫生、除陋习、树新风。截至目前,共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59余场、法治普及教育9余场、移风易俗宣讲8余场、各类文艺演出23余场。
优服务,让生活融入更“暖心”。建立“1+X”服务机制,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心连心公益协会等平台,常态化开展“暖心小食堂”“学雷锋志愿服务”“有事找小崔”等系列服务,帮助搬迁群众真正实现从“融入”到“回家”。截至目前,搬迁群众15人次长期享受暖心小食堂服务,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开展92余项,有事找小崔解决各类困难36余件。
稳增收,让搬迁群众更“安心”。为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探索“三联”工作机制,积极与周边村、帮扶车间、县级产业园区积极对接,采取“五个一”方式搭建增收平台,通过帮扶车间用工就业一批、劳务输出就业一批、灵活务工就业一批、就业扶贫安置一批、发展产业带动一批,着力破解搬迁群众“就业担心、增收忧心”的难题。截至目前,搬迁群众实现就近就业百余人、劳务输出就业40余人。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新时代新征程,宜兴乡将“千万工程”经验贯彻到推进乡村振兴全过程,落实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各领域各方面。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折腾、不动摇,不断积小胜为大胜,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樊峻峰)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