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城县东阳关镇:脱贫攻坚成果可固 和美阳关愿景可期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讯 黎城县东阳关镇辖21个行政村1.6万人,其中脱贫户524户,占全县的16%;三类户31户,占全县的12%。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东阳关镇紧紧围绕队伍和落实两个关键,上下同欲、久久为功,有效衔接工作稳中有进。
统筹干部和群众两方面力量,提升治理能力、激发内生动力、打造抓落实的急先锋
在村干部层面,针对依法依规意识淡薄,“三务”公开、“四议两公开”执行不到位,影响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号召力和干群关系的问题,该镇制定了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三务”公开和化解纠纷为两翼,自治、德治、法治为三引擎的“一主两翼三引擎”治理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聚龙村是中纪委挂牌督办的问题村,在市县领导的帮助下,由后进村变为先进村,典型经验在今年的《山西日报》刊登;东黄须村以提升法治意识为切入,打造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典型经验在今年的《山西法制报》头版头条刊登;今年,东阳关镇顺利通过省级文明镇验收。受益于治理能力的提升,东阳关在去年接受省考中,没有带走一个问题。
在镇干部层面,针对落细落小责任心不强的问题,该镇向群众发放便民联系卡,内容主要是将每项政策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告诉群众,一方面以答疑解惑办实事倒逼责任落实;另一方面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在驻村干部层面,针对人驻心不驻的问题,该镇坚持正面激励,人为关怀和督导检查相结合,在满足日常生活条件的同时,对于用真情用真心用真力的驻村干部,该镇以工作通报的形式函告其所在单位,一方面是表示感谢,另一方面是对驻村工作的肯定。
在群众层面,针对“政府做、群众看”的问题,该镇借鉴楼长制、网格员的成功经验进行延伸,以街巷为单元,推选有威望的群众或党员担任巷长,建立巷长制。同时,以庭院经济、文明家庭户评选等为载体,带动群众共建共享。
统筹增收和产业两方面需求,找准着力点、做实支撑点、培育发展的增长极
在政策性收入方面,针对县直单位和乡镇数据信息不对等走弯路的问题,该镇要求班子成员每半月与县直部门进行一次系统数据对接,从以前的由下向上申报,变为从上到下主动自查。比如7月12日、13日两天时间,他们新增办理残疾证111个,涉及两残补贴46人。
在产业带动方面,针对利益联结不紧密的问题,该镇通过以工代赈、以奖励代分红等方式,把脱贫户牢牢地镶嵌在产业链上。今年以来,核桃加工专业镇、东黄须开花馍标准车间、辛村村集体旱鸭养殖项目、枣畔肉牛养殖、龙王庙柿饼加工等10个项目落地投产,带动300余人务工人均增收3000元,产业分红资金达53万元。
统筹“两不愁三保障”和基础设施两方面民生,固底板、补短板,筑牢防返贫的防护堤
在落实“两不愁三保障”等政策方面,针对眉毛胡子一把抓、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问题,该镇对应成立百日攻坚指挥部,坚持日例会制度,会前调研一个村放到会上分析,以点带面推动问题整改。
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针对等靠要思想和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东阳关镇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全镇基础设施2022年投入900余万元,是2021年的16倍;今年投入2000余万元,是2022年的2倍多。比如,长垣村是因为软弱涣散确定为巩固衔接重点村,该镇帮助村里争取各级各类资金370余万元统筹用于道路、饮水、路灯等基础设施改善,投资总量是过去5年总和的10倍。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新征程是充满梦想与希望的远征,东阳关镇将抢抓黎城县列入重点帮扶县的政策机遇窗口期,齐心协力、踔厉奋发,以一域出彩为全县添彩。(张燕飞)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