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右玉:从绿水青山中走出生态脱贫路

时间: 2023年08月22日20:06  来源: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脱贫攻坚
分享到: 评论: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讯   简单吃过早饭,收拾好一天的干粮和水,张国珍便匆匆上了山。今年67岁的张国珍是右玉县大南山的一名生态护林员。值守卡口、巡查山头、劝导游客、收缴火具……是他每天的工作。不断奔波于卡口和观测点位,这样单调又责任重大的护林工作,他一干就是8年。

  张国珍曾是新城镇大蒋屯村的贫困户。以前,一家人生活来源主要靠种地维持,偶尔在外打打零工,3个子女有2个上大学,教育支出很大,生活过得紧巴巴的,沉重的负担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自从当上生态护林员,让一直弯腰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张国珍挺起了胸膛,更感受到了责任的重大。

  像张国珍这样的脱贫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的,在右玉还有很多。

  为切实守护好70多年来之不易的绿水青山,右玉县坚持生态立县,发挥生态优势,整合国家级公益林、天保地方公益林、生态护林员等管护项目资金,国电龙源集团帮扶的绿色生态保护扶贫项目资金和光伏扶贫项目收益资金,用于护林员队伍建设。聘用538名贫困人口专职护林员,人均年增收7290余元;防火特险期聘用3500多名贫困人口临时护林员,日均工资80元左右,人均年增收1000多元。脱贫人口通过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吃上了“生态饭”,切实享受到了生态红利,同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发挥了“稳定器”作用。

  从“不毛之地”到“塞上绿洲”,70多年沧海桑田,滴滴汗水浇灌出来的“右玉精神”,如松柏一样常青。右玉人在与风沙的搏斗中,闯出一条绿色脱贫路。

  天刚刚亮,右玉县万福达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社员王靖强就与他们的社友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们的合作社由林家堡村贫困户组成。

  近两小时的颠簸,车子停在了丁家窑乡南面的山头上,大伙儿拿起工具,开始工作,这时刚刚7点钟。

  ……

  “2016年下半年,我加入了村里的造林合作社。2017年,我们开始搞通道绿化,二十来天时间就挣了4200元,去年我们种植樟子松、沙棘林,又有近4000元入账,你说我能不脱贫?”王靖强抑制不住兴奋,“这几年可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红火。”

  目前,右玉注册备案造林专业合作社34家,合作社吸纳社员712名,496名贫困劳力参与到生态治理工程建设中。

  靠着生态帮扶,右玉的脱贫群众尝到了甜头。

  “以前是通过招投标确定专业造林队造林,现在是造林专业合作社带领脱贫户植树,这样既增加了他们的劳务收入,也达到了造林绿化的目的。”右玉县林业局局长沈强说。

  每到秋季,右玉漫山遍野都是黄澄澄的野生沙棘果。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右玉县在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绿化、彩化、财化”的同时,加快培育以沙棘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充分利用这些天然资源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把野生沙棘做成了老百姓致富的大产业。

  牛心乡海子洼村村民邹海军,靠着采卖沙棘果,一年收入近4万元,一家人告别贫困。

  邹海军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妻子身体不好,原本日子过得紧巴。这些年,右玉沙棘加工产业兴起,让邹海军有了增收新门路。“每年9月下旬到来年1月初,忙活4个多月,好的时候一天就能挣四五百元。”

  右玉沙棘保有面积28万亩,其中多为野生沙棘。沙棘果富含维生素,经济价值高。

  “野生沙棘是右玉生态的‘晴雨表’,一到夏天漫山遍野全是绿色,如今我们把这种绿色转化成‘金色’,让沙棘果成为百姓致富的‘金果果’。”指着一片沙棘林,右玉沙棘研究所所长曹满介绍,“右玉年均气温低、昼夜温差大,一般的经济林树种生长期长,但沙棘是个例外。”

  目前,右玉已发展起12家沙棘加工企业,年采摘沙棘果5000多吨,年生产沙棘果汁饮料、原浆、罐头、果酱、酵素、沙棘油等各类产品3万多吨,产值2亿元。拥有市级以上沙棘扶贫龙头企业3家,其中省级沙棘扶贫龙头企业2家,占到全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每到沙棘果成熟时节,沙棘加工企业组织当地群众上山采摘,以每吨3000元左右的价格收购。农民家庭一般一年能采摘2吨左右,获得6000元左右的收益。

(辛泰 赵建国)

(责编:刘晓亮、郗涛)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山西太原:商业街开启“宠物派对”山西太原:商业街开启“宠物派对”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