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县安居苑小区:薪火相传,让“爱心”更“暖心”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讯 在左权县安居苑小区,有三个五保户的大爷,每天早上准时八点半出门,半个小时后,笑容满面的结伴而归,网格员王斐、张丽萍在下户时发现他们仨人这个点总是不在家,非常担心他们,就立马去了解情况。经过了解才发现,原来在后窑峪有位84岁高龄的王大爷,经常拿零钱救济他们,每次2-15元不等,天天如此,住在社区1号楼的杜大爷,已经被王大爷救济长达3年之久。
网格员对这样的爱心人士非常感动和好奇,10月10日,安居苑社区的委员和网格员一同跟随社区的五保户,去路口等王大爷。8点半,王大爷准时出现,给了杜海成12元、李连云2元。社区的工作人员立马追上王大爷询问,为什么要无偿给他们钱?王大爷一开始也不愿意多说,经过社区工作人员的多方询问后,王大爷才缓缓道来:“这就是一种单纯的爱心吧!”
王大爷说,他和妻子都是退休老干部,在他们的培养下,子女都很优秀。他和妻子虽然年岁大了,但身体还算可以。安居苑小区都是搬迁下来的人,特别是这些五保户,大部分都有残疾,且年纪都大了,身体条件不允许他们出去打工,只能依靠拾荒和政府的补助生活。如今县城内环境好,卫生整洁,他们拾荒也很困难。王大爷对他们非常同情,总想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们。王大爷还说,他这种想法和行为,来自于他的父辈,从小家境不好,在那个温饱都保证不了的年代,乞讨者到他家门口,总能吃到一碗热饭,他们家巷子里的落叶、垃圾、雪等,都是父亲带着他们义务去清扫。受这种家风家训的影响,他和妻子一辈子总爱帮助别人,无论是街上的残疾人、医院里的病人,或者是拾荒的人,只要他们见一次,总要多多少少给点钱,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本能。
据了解,王大爷本名叫王海春,是原县农经中心主任,1961年入党,至今已63年党龄。退休后,王大爷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退休后一直资助桐峪镇南峧沟村组的一位孤儿,王海春大爷经老干局的“大手牵小手”活动结对帮扶这位孤儿至今,已有12年之久。在这位孤儿上学期间,王海春大爷和他的妻子每逢过年过节和孩子生日的时候,不仅在金钱上给予帮助,还帮这位孤儿买衣买物,如亲生女儿一样。今年8月,这位孤儿如愿考入大学后特地给王海春夫妇报喜,王海春夫妇在祝贺的同时,给了这位孤儿1000元助学金。此外,王海春大爷还义务到王艾甫纪念馆帮忙,帮助他收集左权的红色故事。
社区的工作人员闻听后,非常感动,潸然泪下。这样的精神,值得薪火相传。也许在日常生活中,像王大爷这样的人有很多不被我们发现,但是他们一直在默默用行动践行爱心,把初心刻在爱的传承中,续写了一篇又一篇温暖的故事。
(郑瑞 王斐 张丽萍)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