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陵川县秦家庄村:党建引领强基固本 农旅融合共促振兴

时间: 2024年10月22日17:38  来源: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脱贫攻坚
分享到: 评论: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讯    秦家庄村地处陵川之西,位于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常驻439户、1140人,共有支村“两委”班子成员7名,党员65名,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山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标杆村党组织”“山西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山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等光荣称号。

  近年来,秦家庄村坚持党建引领,以高质量产业为支撑,以培树“日光乡居”文旅品牌为抓手,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优势,跨村联建、抱团发展,全力擘画出一幅农旅融合、共富共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党建引领强效能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发展,立足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需求,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巩固乡村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建强支部,夯实战斗堡垒。吸纳乡村能人、优秀大学毕业生等进入“两委”队伍,统筹驻村第一书记、选调生、到村工作大学生等高素质人才力量,为村级发展出谋划策。率先在全市建成市级党员干部实战实训示范基地,提级打造党群服务中心等活动办公场所,建好便民服务平台。

  党员带头,争当先锋模范。健全“1+4+6+15”(1:由支部书记任网格党组织书记;4:4名支委任网格党小组组长;6:每个网格党小组内含6名党员中心户,分为6个小组,由党员中心户担任微网格长;15:每名党员中心户联系15户)四级网格化管理架构,党员人人联户,定期开展“有事找党员、党员志愿服务月”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直面群众诉求,精准承诺践诺,在乡村治理中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实现20年来无案件、无上访。

  民主治村,倡导文明新风。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引领,扎实推行“一约四会三评”(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干部评星、党员评分、家庭评美),让党员干部、村民群众充分参与到乡村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中,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农旅融合促发展

  立足农业资源优势,扩“点”成“线”,农旅高质量融合发展全“面”迸发。

  做强农业“点”。由村集体牵头,村企、村村、村社合作,整合绿尔新种植合作社、垚圆有机肥厂、智能玻璃大棚,成立强村公司(山西溢绿农业循环科技有限公司),配套农业物联网系统,推广智慧农业,实现果蔬、花卉精准化种植,引进农业废料处理技术,将果蔬废料、秸秆、粪污物生产加工,就地转换为有机肥料,实现有机蔬菜水果的循环种植,现代农业由绿色向有机跨越。

  拓展文旅“线”

  开发乡村旅游线 拆除老旧房屋、整合闲散用地,打造亲子乐园和农耕基地,集游玩打卡、农耕体验、素质拓展等创新体验于一体。

  延伸康养研学线 盘活闲置资产,改造公社民宿,满足不同人群会议研讨、交流培训、实战研学等多类型需求。

  创新生态餐饮线 选用本地新鲜果蔬食材,即摘即做,开发健康素食、鲜果轻食、药膳养生等特色主题餐饮。

  做优观光休闲线 丰富蔬菜、水果、粗粮、蜂蜜、鸡蛋等“土特产”供给,发展“后备箱”经济,吸引周边市县消费客群欣赏乡村美景、畅享休闲时光。

  融出多彩“面”。依托强村公司,建立入股分红、租赁经营、劳务参与等联农带农机制,成功拓展“农耕体验”“观光采摘”“亲子拓展”“民宿研学”等多元农旅业态,深挖集体经济潜能,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累计接待游客8万余人、培训学员33期3200余人次,带动200余人就业,283名群众参与入股分红,实现人均增收 4500余元。

  联创共建开新局

  坚持以强带弱,共同发展,一村带七村,以秦家庄作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辐射带动周边7个村。

  发展共商。成立秦家庄联合党委,定时会议调度、定点联系跟进、定期汇报落实,挖掘各村优势资源,聚焦集体经济发展方向,统一规划区域发展思路,凝聚组织领导合力,变“蓝图”为“实景”。

  产业共建。创办合作联社,整合八村2万亩连翘资源,入股连翘种植专业合作社统筹管理,与山西绿之金制药有限公司建立长期合作,促进集体增收;成立联营公司,成立山西诗风休闲观光有限公司,对八村旅游资源统一规划招商、统一宣传营销、统一分配客源,形成要素集聚、服务集中、全链发展、多元收益的文旅生态圈;用好合作企业,垚圆生态有机肥厂对八村群众优先回收秸秆粪污,低价售卖有机肥料,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成果共享。集体入股分红,统筹八村上级扶持资金、集体自有资金、群众入股资金投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产业项目,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八村集体经济增加分红收入累计128.1万元;个体租赁经营,开放小木屋、流动摊位、沿街门店等场所经营,催生咖啡屋、烧烤摊、茶舍酒吧等实体经济,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群众劳务就业,优先从八村招募产业园区、培训基地、民宿、亲子乐园的建设、管理、保洁、后勤人员,让周边300余名村民在家有事干,有钱赚,用劳务增收带动群众致富。

  (陈宝宝)

(责编:刘晓亮、郗涛)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秋日七彩盐湖 绚丽多彩秋日七彩盐湖 绚丽多彩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