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县水利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脱贫攻坚

时 间
2024
12/18
14:41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讯 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切实加强供水保障,近年来,汾西县水利局从提升规模化工程建设、水质提升、提高工程运行管理手段等措施,确保农村供水保障成果。

  经过多年不懈的新建与改造工程,汾西县农村供水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以集中联片为主、单村供水为辅的供水格局。目前,全县农村供水工程共有供水工程85处,受益418个村,125854人,其中:城市管网延伸工程1处,涉及45个村,12147人;规模化供水工程7处,涉及211个村,68953人;千人供水工程11处,涉及59个村,21584人;千人以下供水工程66处,涉及103个村,23170人。到2024年底自来水入户率100%,规模化供水率64.44%,千人供水工程覆盖率81.59%。

  规模化联片供水、专业化运行管理已成为该县农村供水保障的亮点模式:

  一是提早统筹谋划,为规模化集中联片供水定目标。主要思路是依托城市管网及稳定的水源,以区域、流域为片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实现联片供水。建设模式是标准化建设供水水源、供水管理站、调蓄池、输水干管等主体工程设施,分级供水管理,输水干管分水口向各村、大用水户输水,各受益村配套调蓄池、输水管网,农户实行“一户一管一表”入户模式,充分达到站、村、农户的责权明晰、管理有主体。

  二是强化农村供水专业化运行管理,实现饮水安全向供水保障的实质性转变。

  政策上有保障,管理上有主体。政府出台《汾西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明晰工程产权和工程经营权,建立运行管理“三个责任”体系;规范组建12所专业供水管理站,严格落实管理措施,实现站管村、村管户的分级管理模式。

  运行费用有保障。以政府核定源水价、村委议定终端水价方式核定水价,严格进行计量,建立起良性水价收费机制,强化水费收缴,收缴率达到99%以上。

  管理手段有提升。探索使用智能化手段进行远程提水、中间输水、入户终端的三级智能控制和计量,实现远程抄表、水费营收,进行成本测算、管网漏损、运行监测,实现管理、服务供水环节的高效衔接,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供水效率。

  破解难题有举措。建立维修养护工作体系,由国家、省、市、县、村集体(工程管理单位)五级筹集农村供水维修养护资金,出台筹集办法和使用细则,统筹优化专项使用,筹集与使用挂钩,激发内生动力;强化水质监测,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和自检相结合的办法定期水质检测,形成每月水质自检、反馈、处置的工作流程;通过培训、专业比试等方式进行水管员培训,提升水管员技能水平;建立便民服务体系,组建县城中心站、各区域农村供水便民服务中心,解决用水户“终端一公里”农民购买管件难、管道维修难的实际问题。

  风险防范有机制。编制切实可行的全县应急供水保障工作预案;建立每月一次的农村供水问题排查处置、供水风险防范和预警的机制;组建全县农村供水应急队伍,储备农村供水应急物资设备;解决用水高峰调度、突发情况处置,杜绝出现整村连片停水断水等颠覆性问题。

  下一步,汾西县水利局将继续探索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集中联片供水管理模式,实现管理、服务供水环节的高效衔接,并按照“十四五”国家供水工程“建大、并中、减小”的建设思路,结合中部引黄县域小水网规划,建设1-2座规模化供水水厂,铺设配水管网,联通现有集中联片供水工程,实现全方位的规模化联片供水、标准化专业化管理,为乡村振兴供水保障提供强有力的水支撑。

  (孙军)

(责编:刘晓亮、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