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2025年4月23日 星期三

定襄南林木村:红薯加工,拓展消费扶贫新路径

时间: 2021年07月22日20:35  来源: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脱贫攻坚
分享到: 评论: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讯    南林木村地处滹沱河畔,边坡地属沙质土壤,肥沃疏松,非常适宜种红薯。南林木红薯也以其“果型饱满,色泽诱人,软绵可口,甜而不腻”享誉定襄内外。在红薯喜获丰收的日子里,南林木村党支部书记岳文生带领村支两委,抓住契机,主动作为,搭建消费扶贫平台,积极与定襄仁爱养老院沟通对接,新购一台薯类浆渣分离机,向贫困户收购红薯,让扶贫特色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达消费市场,开拓了一条可持续的扶贫之路。

  2020年9月19日,机声轰鸣,人头攒动,新购置的浆渣分离机在仁爱养老院正式生产。操作师傅紧张有序进行作业,把宝石一样的红薯洗得光鲜透亮,投入进料口,随着机器转动,鲜薯被打成碎块,瞬间过滤兑浆,源源不断地分离出淀粉和薯渣。这台机器工艺先进、造型美观紧凑,操作维修简便,仅仅一个小时便将1000斤红薯全部分离出浆。作业现场热火朝天,一派繁忙景象,欢笑声和机器声伴着对致富的憧憬,组成了一曲幸福交响乐,回荡在整个车间的上空。

  今年,季庄乡党委政府把南林木村列为发展“一村一品”红薯的重点村之一。但多年来,村民苦于销售难,种红薯也大都是自产自销,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个情况,南林木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在消费扶贫上下功夫,秉持“以销定产,精准扶贫,方便群众,传递爱心”的扶贫理念,鼓励和引导贫困户放开手脚,大胆种植,推动建立扶贫产品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长效机制。动员企业、经销商和线上线下平台,使扶贫产品精准对接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

  岳文生向前来观摩的村民和贫困户讲解了红薯浆渣分离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相关链接产业。他说:“今年南林木村种植200亩红薯,虽然时节较迟,但经过扶贫消费,目前红薯供不应求,村民也得到了实惠。下一年,我们计划发动更多的村民和贫困户种植红薯,同时争取1000亩的土地全部纳入种植基地,然后进行深加工。每亩种植红薯与种植玉米比较,增加收入2000元,种植1000亩红薯,共可增收200万元,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数目。为民服务解决难题是主题教育的宗旨,我们将充分利用扶贫消费带动发展红薯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岳文生的一席话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贫困户“我要脱贫”的积极性,有效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大家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感觉到脱贫有出路、致富有干劲。贫困户宋庆兰激动地说:“这才是精准扶贫啊,真正地帮到我们心坎上,扶到我们心窝里。”(闫晓斌)

(责编:刘晓亮、郗涛)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定阳舞动党旗红 千人唱响爱国情  定阳舞动党旗红 千人唱响爱国情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