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曲县:努力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垣曲县乘势而上、接续奋战,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垣曲县乡村振兴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2021年,垣曲县先后获得“山西省扶贫系统先进集体”“山西省脱贫攻坚普查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等荣誉,推动“三农”工作重心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变。
健全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守住防止返贫底线
“感谢党、感谢政府,要是没有你们帮忙,就没有我们家现在的好日子。”毛家湾镇朱家村一户村民说起驻村干部的帮助,眼眶开始湿润,情绪变得激动。
村民告诉记者,他因突发疾病,在医院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巨额的医疗费用,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镇村干部闻讯后,第一时间帮助其办理了医保报销手续,同时协调镇卫生院为其办理了慢性病证,减轻其医疗支出。
随后,该村民被纳入防止返贫动态监测范围,各种帮扶政策的陆续落实,帮助该村民的家庭从阴霾中走出来。
一年来,垣曲县扎实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集中排查工作,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户进行动态监测预警和提前干预,及时纳入帮扶范围,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从而更主动、有效地化解返贫致贫风险,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紧盯“三保障”成果巩固,确保脱贫足成色
垣曲县始终把“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重中之重,印发《垣曲县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方案》,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及乡镇责任,教育、医保、住建、水利等行业部门全面参与,在全县71个行政村开展精准摸底、细致排查,补短强弱持续巩固成果,确保问题整改到位,防止问题反弹,实现“静态清零、动态保障”。2021年,义务教育方面,垣曲县累计排查学校42所,摸排学生1.77万人,没有辍学、失学学生。住房安全方面,实施“动态保障”计划,完成农村抗震危房改造20余户。医疗保障方面,完成脱贫人口、“两类户”特殊群体医基本医保参保缴费工作,在运城市率先实现参保率100%,
王茅镇复兴村小磨居民组的吃水工程由于年久失修、设备老化,蓄水池和饮水管道存在严重渗漏问题,不仅村内白白承担很多水费,而且造成村民的水龙头水压不足,给群众日常生活带来不便。王茅镇政府得知复兴村情况后,积极与县乡村振兴局、水利局等部门进行沟通协调,最终争取38万元复兴村饮水管网改造项目,对小磨居民组原有蓄水池和管网进行修复和重建,该项目已于2021年11月完工投入使用,有效改善和提升了村民生活用水条件,满足了群众用水需求,获得了群众认可。
除了复兴村饮水管网改造项目外,垣曲县还投资64万元实施历山镇望仙村集中供水巩固提升工程,受益人口415人;投资90万元实施蒲掌乡西阳村饮水安全工程,受益人口1432人;投资133.743万元实施长直乡集中供水工程,受益人口2000人……
2021年,垣曲县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重点指标,通过专项排查工作对义务教育、住房安全、基本医疗、饮水安全中的苗头性、潜在性问题做到了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建立完善巩固“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成果长效机制,夯实了脱贫成果,
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保障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搬迁结束后,镇政府又想办法让我们有事干、有钱挣。最近,我们一家参加了镇上组织的‘人人持证’技能培训。我和儿子报了按摩班,学到不少东西。这两天再巩固一下,我打算在镇上开个按摩店,老人、小孩哪里不舒服了,按按就好了,所以,不愁没事干!”王茅镇一位易地搬迁群众高兴地说。目前,该镇在搬迁移民群众安置上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多渠道收集就业招工信息,在村民群中发布,为群众提供就业信息;二是结合群众意愿,组织搬迁群众参与开展“人人持证、技能培训”,不断提高群众就业能力。通过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确保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至少一人实现稳定就业。
在古城镇古城村,一位村民们在杞柳加工厂生产车间边干活边高兴地说:“我们搬迁以后,政府打造了千亩杞柳基地,建起了杞柳加工厂,我们在家门口一年四季都有活干,顾家、挣钱两不误!”据了解,在杞柳编织厂打工,村民们每月人均务工收入在2000元左右。
一年来,垣曲县各乡镇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拓宽生存发展空间的重要抓手,着力解除搬迁群众在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后顾之忧,因地制宜分别配套了养殖、种植和旅游等产业,落实好搬迁安置点产业配套、就业保障和医院、学校、敬老院等配套服务设施,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最大限度释放易地扶贫搬迁红利,全力做好了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苏志刚)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