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韩洪乡鱼儿泉村:“四步走”蹚出发展新路子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讯 2022年以来,按照沁源县委、县政府、韩洪乡党委、政府关于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工作安排,鱼儿泉村支村两委谋项目、抓发展,上下齐心抓产业,通过“四步走”,蹚出了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特色产业之能繁母牛标准化规模养殖
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目标,以提高畜牧业生产总体水平为目的,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标准化为主要建设模式,实行多元化投资,围绕养牛业,采取行政推动、政策拉动、服务促动等措施和民办、民营、公助的运作方式,并有效控制畜类粪便对环境的污染,防止人畜共患病的发生流行,努力推进全村乃至全乡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村集体以50头能繁殖母牛为起点,由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组织管理,倡导村民自愿入股,逐步积累经验,扩大养殖规模。目前已存栏120头,通过建设能繁母牛养殖可以解决村内多名劳务输出,带动部分脱困户、边缘户增加收入,实现增收,解决经济困难。
特色产业之脱毒马铃薯种植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特色区域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为目标。坚持优势区域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依靠科技,调整布局,优化结构,增产改质,培育名牌,突出三大区域。结合该村纯天然无污染的自然条件,以提高马铃薯的脱毒率,增加产量为出发点,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发展为后劲,大力发展鱼儿泉村的标准化种薯产业。围绕优质脱毒马铃薯和增产技术的推广,运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基地,培育龙头企业,扶持运销大户。最终实现“种薯供应优质化,项目建成后原种生产基地达到800亩,将形成生产优质马铃薯年产原种达到80万公斤、优质脱毒马铃薯一级种薯基地达到1200亩,年产一级种薯达到120万公斤。区域布局合理化,种植区域优质互补化,加工经营一体化”。全面提升鱼儿泉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努力将马铃薯产业培育为全县农业又ー区域主导产业。
特色之高寒蔬菜产业
鱼儿泉村及仁道、红窑上种植高寒蔬菜西葫芦,自2008年开始种植,到2022年吸纳贫困劳动力数余人,带动11户贫困户、边缘户增加收入,实现增收,解决经济困难,鱼儿泉村村民依靠种植高寒蔬菜走上致富之路。鱼儿泉村海拔高、山大、沟深、气候冷凉,特别适合种植西葫芦。鱼儿泉村西葫芦每年5月下旬开始种植,7月陆续开始摘瓜,亩产在8000斤—10000斤,销往北京新发地、郑州、天津等蔬菜批发市场。一亩西葫芦平均纯收入达到3000多元,直接带动11户脱困户,平均每户增收1000元以上。
特色产业之乡村旅游规划
鱼儿泉村位于沁源县城的西北部,地处石膏山腹地,四面环山,有著名景点芊林背,山上植被茂盛,多为落叶松,油松和桦树,牧草丰美。山上的树木茂盛,森林资源极为丰富,且有柴胡、黄芹等中草药,有山木耳、山蘑菇等土特产,空气清新,气候凉爽,该村不仅自然生态优美,而且历史悠久,有许多不未人知的传说和典故。如“八仙洞”、姑姑洞、曾有宫女住在此地等传说,唐朝时赫赫有名的绿林豪杰——景秀英的故事等,这里也是大家夏日前往的绝佳旅游避暑胜地。
下一步,鱼儿泉村党总支、村委积极响应上级乡村振兴政策,在现有能繁母牛养殖业、脱毒马铃薯、高寒蔬菜西葫芦种植、旅游观光等项目上进一步深挖本村特色农产品,特色旅游项目等扶贫项目,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农户增加更多致富新路子、好路子。(吴亚辉)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