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春耕“三部曲”硬核护航“粮袋子”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农林水利

时 间
2025
03/25
16:02
分 享
评 论

施肥机正在作业。本报记者李全明摄

  春风拂沃野,农忙盛景欢。在交城的广袤田野间,一幅火热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为牢牢守护群众的“粮袋子”,交城县奏响春耕“三部曲”:专家开“处方”、监管筑“防线”、培训赋“能量”。一系列硬核举措,为当地全年农业丰收和乡村振兴筑牢根基。

专家“把脉”开良方

  “现在正处于小麦返青前期,去年冬天一直没有降雪,导致今年小麦旱情比较严重,需要抓紧时间将肥料通过沟施的方式,在地温稳定到10℃以上之后进行浇灌,基本可以缓解旱情。”时下,冬小麦即将进入春季管理阶段,交城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主任任建全正在为农户讲解农技知识。

  为全面助力春耕生产开好局、起好步,交城县农业农村局抢抓农时强服务,深入基层送技术,为农户们送去全方位、精细化的技术支持。在交城县夏家营镇大辛村1300亩小麦种植托管区,记者看到,施肥机正在对冬小麦进行施肥作业,农业农村局相关技术人员手持专业的测温仪器对土壤温度进行温度测量,并针对当前小麦田间管理,重点讲解了病虫害防治、施肥灌溉等关键技术要点,手把手指导农户科学开展农事操作,为小麦增产增收保驾护航。

  “我们村土地托管已经有3年了,今年种植了1300亩小麦,现在春耕备耕开始了,农业农村局指导我们怎么追肥、施肥,怎么浇地,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交城县夏家营镇大辛村党总支副书记田丕如告诉记者。

  同样,交城县润发农牧专业合作社的大棚内也是一片春意融融的景象,各类蔬菜水果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茁壮成长。种植户对记者说:“尽管这些作物长势良好,但偶尔也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技术人员穿梭在大棚中,仔细查看叶片和土壤状况,观察果蔬生长态势,并根据大棚蔬菜水果的生长特点,从温度、湿度、光照、施肥等多个方面给予详细指导,现场‘把脉开方’。”

  “春节过后,随着气温的升高,我们抓住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深入到田间地头以及蔬菜大棚为农户进行技术指导。”交城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卞雪峰表示。下一步,交城县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关注春耕备耕进展,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服务保障,确保全年农业生产取得丰收。

农资“体检”保质量

  “咱们进货的时候一定要严把质量关,确保化肥农药的产品质量,让农民买得放心、用得安心……”在交城县的某家农资经销店内,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正认真地向经销人员叮嘱着。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为了让广大农户能够用上质量可靠的放心农资,保障春季农业生产平稳有序开展,交城县市场监管局组成检查组,安排工作人员深入化肥企业和农资经销店开展了一系列严格细致的检查工作。在交城县东锦肥业有限公司的化肥生产车间,检查人员详细查看了生产设备的运行状况,对化肥的生产流程、质量把控环节进行了全面了解,对成品化肥进行抽样检测,查看养分含量、颗粒均匀度等指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在农资经销店,检查人员仔细查看农资的进货渠道是否正规、产品包装标识是否清晰准确,是否存在假冒伪劣产品等情况,并现场宣传农资经营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经营户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严格把关,从源头上保障农资产品质量安全。

  “我们会对农资进行抽样检测,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将依法严肃处理,绝不让一粒假种子、一袋假化肥流入市场,进一步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交城县市场监管局产品质量股股长覃晓华表示。

培训课堂传真经

  “这些蔬菜、水果要尽量用含低氯的肥料,不能用含高氯的肥料。小麦、玉米、棉花可以用含高氯的肥料。大家买掺粪肥料时一定要注意。”在交城县农业农村局举办的2025年春耕备耕培训会上,授课老师正在讲解农资选购基础知识,吸引了来自全县各乡镇的50余名种植户、农资经营户等农业从业人员听课。

  培训会上,授课老师围绕春耕备耕农资选购指南、植物营养需求,从肥料、农药、种子到植物营养基础、管理,再到营养与环境等多方面展开深入讲解。同时,来自交城县气象局的授课老师也对气象服务保障春耕备耕相关知识、交城县气候特征以及气象灾害防范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授。整场培训活动内容丰富且具有实用性。

  参训农户李桂花说:“这次培训太实用啦!老师讲授了甄选农资窍门,即查看种子、农药包装信息以及养分与价格对比。结合气象特征,挑选合适时段播种。掌握了这些方法,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一定会提升,日子更有盼头!”

  经营户胡宝平说:“对于我们农资经营户来说,这场培训太及时了,以前给农户推荐农资全靠经验,现在听了老师讲解的选购知识,明白了规范经营、精准服务的重要性。以后一定严把产品质量关,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为农户提供专业指导,助力农业增产增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交城县奏响的春耕“三部曲”,不仅是交城县委、县政府对农业高度重视与责任担当的生动展现,更是对群众“粮袋子”的硬核守护,为实现全年农业丰收、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保障。

  本报记者李全明

  通讯员冀美丽 李珍 张佩琴 王斓

(责编:刘晓亮、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