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清洁能源助力左云低碳发展

时间: 2021年04月12日08:48  来源: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新农村建设
分享到: 评论: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讯    从地处塞北黄土高原的左云县上空俯瞰,一片片深蓝色的电池板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一排排风机在蓝天白云下随风运转,一个个新开工的低碳项目建设工地激战正酣……

  近年来,左云县立足当地充足的风、光等资源优势,通过技术引领、机制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风能、太阳能、新能源产业三箭齐发,着力打造全省能源革命示范县,走出一条低碳、绿色、可持续的能源产业发展之路。

  清洁能源产业风生水起

  碧空如洗,白云如絮,令人神清气爽。无论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还是到左云旅游观光的游客,都会感受到这里的蓝天白云、清新空气。

  常言道: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但在左云县,大风还真能“刮”来钱。该县地处塞北黄土高原,以海拔较高的五路山、尖口山、老虎山三大山系为中心,一年四季大风不断,具有独特的风力资源优势,为加快风电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丰富的风能资源吸引了国内众多风电企业“闻风而动”,纷纷加入了对左云风电项目的布局,与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签约的五路山风力发电项目总容量达50万千瓦、与华阳智慧有限公司签约的小京庄风力发电项目容量达25万千瓦,已全部完成,并网发电。“十三五”期间,全县新能源装机近100万千瓦,年均实现税收4000多万元。

  光伏发电造福千家万户

  一块块亮晶晶的光伏板整齐地排列在架子上,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这是记者在左云县店湾镇光伏发电站看到的一幕。“这些山头下全是采煤沉陷区,山上土地瘠薄,都是荒地。”在光伏发电站工作的村民贾五对记者说,自从镇里建起了光伏发电站,附近七八个村荒了十几年的山头变成了“金山”。贾五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建光伏发电站时,他将家里的30多亩荒地流转了出去,每年可获得土地流转金5000多元,加上他在光伏电站每月收入的2000元,一年下来,可收入近3万元。店湾镇的光伏产业,只是左云县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把光伏扶贫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阳光工程”来抓,走出了一条“一次投资、循环发展、长期受益”的新路子。

  “我们家2016年安装了15.7千瓦的光伏发电板,你可别小看这一块块蓝板板,这几年可没少给咱挣钱呢,去年我又收入将近2000元。”鹊儿山镇青疙瘩村农民于罗成激动地对记者说。在发展光伏扶贫产业过程中,该县为每户贫困户补贴1.5万元,安装3000瓦—5000瓦光伏发电板,县财政累计补贴资金2000多万元,惠及贫困户1206户,平均每户每年可增收2000元。同时,全县8家光伏、风电企业共租赁小京庄乡、店湾镇、水窑乡等5个乡镇40个村的3.07万亩土地,共应支付村集体租金3.37亿元,目前已按时支付租金5578.48万元,稳定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新能源产业链不断延伸

  近年来,左云县坚持以项目为王,紧紧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科技,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全力聚焦项目,全力服务项目,全力推动项目,一大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绿色环保的高端项目纷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并助推清洁能源产业不断提质增效。仅2020年,全县就签约项目41个,开工率达82.93%。目前,长春兴煤矸石综合利用、广州美雅途电池制造、国合太阳能薄膜电池等一大批新兴项目正在加紧推进和建设中。

  2020年开工兴建并当年投产的大同美雅途自行车项目是山西首个自主生产电动自行车项目,也是自行车(包括助力自行车)从零部件到组装整车的完整自行车全产业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项目投产达效后,6条生产线年可生产自行车运动器材50万台套,除满足中国市场需求外,主要销往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产值达10亿元以上,年可实现税收3000万元以上,可解决当地500多人就业。( 解晋 任键)

(责编:刘晓亮、郗涛)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山西襄汾:制作绣球迎“三八妇女节”山西襄汾:制作绣球迎“三八妇女节”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