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孙玉英 巧手传承刺绣技艺 慧心编织多彩生活

时间: 2021年03月30日16:18  来源:山西农民报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图说三农
分享到: 评论:

  孙玉英,1973年出生,阳泉市郊区杨家庄乡孙家沟村人,市级非遗项目“郊区刺绣”传承人。孙玉英自幼手巧,醉心制作各种刺绣作品。她制作的皇历包、肚兜、虎头鞋、虎头帽等作品十分精美,作品上绣着的动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多件作品先后获奖。

  3月8日,孙玉英约几名姐妹聚会。谈笑间,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还是手工、刺绣技艺。孙玉英说:“我们常在一起讨论、学习,大家喜欢这门技艺,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郊区刺绣的技艺传承下去。”

  今年48岁的孙玉英是郊区杨家庄乡孙家沟村人。她打小就喜爱刺绣。她凭借着一双巧手掌握了不同的针法,又不断追随老师学习、钻研,掌握了传统皇历包、肚兜、虎头鞋、虎头帽的做法。这些年,孙玉英不但创新刺绣图案,还注重色彩搭配,经她巧手制作的工艺品图案栩栩如生,色彩明亮鲜艳,很受消费者欢迎。

  孙玉英的家如同一个小型的绣品展览馆:有小孩儿穿戴的肚兜、虎头鞋,有小巧别致的香囊、皇历包,有自己选材制作的十二生肖挂件,还有为助力抗疫创作的作品 《中国加油》……每一件绣品都是她的心血之作,也凝聚着民间手工艺人浓浓的家国情怀。

  说起绣品背后的故事,孙玉英娓娓道来。她指着一套十二生肖挂件说:“在省文博会上,一位来自西安的客户很喜欢我的作品,当场就和我签订了制作十二生肖挂件的协议。我根据客户的要求和自己多年的经验,设计、制作小样寄给客户,客户对挂件很满意,订了1200多份。”

  众多作品中,孙玉英最满意的还是自己制作的皇历包。她说:“制作皇历包使用的针法,是‘郊区刺绣’技艺中的挑绣。挑绣是采用起挑的针法,所绣的图案呈现立体效果,绣出的图案细腻别致。用挑绣技艺制作皇历包这种传统挂件,给整件绣品增色不少。”

  循着皇历包的制作思路,孙玉英还和姐妹们一起创作出香囊、毛衣链等饰品。毛衣链搭配彩色珠子做装饰,颇有古典韵味。香囊中填充着各种香料,辅以流苏、铃铛等饰物,显得俏皮灵动。每年端午节前后,正是香囊热销时。在许多景区,经常能见到孙玉英的作品。

  在钻研刺绣技艺的同时,孙玉英也从不吝啬把手艺教给其他姐妹。2018年,孙家沟村成立了刺绣小组,村里让擅长刺绣的孙玉英担任组长,还专门提供了一间教室方便她传艺。孙玉英是个热心人,她打心眼儿里希望更多妇女学习这门技艺,通过这个手艺赚钱补贴家用。刺绣班成立后,学员每天下午“打卡”,有的学员到不了,孙玉英就抽空在“抖音”“火山”短视频APP上录制视频教程。家沟村的刺绣班从最初的三四人发展到现在的30多人。孙玉英倾注了许多心血。

  如今孙家沟村的“巧娘”队伍日渐壮大,得到了山西蕙生福贸易有限公司的关注。公司与村里合作,将刺绣班命名为“蕙生福巧娘工作室”。通过公司的销售网络,优秀刺绣作品走上了更广阔的市场。

  能把传统技艺发展成文化产业,让传统技艺重获生机,被更多人了解、喜爱,这是孙玉英一直追求的目标。通过山西蕙生福贸易有限公司的宣传,孙玉英和“巧娘”们接到了不少订单。去年,孙家沟村的“巧娘”们各自在家制作手工艺品,遇到问题就用微信交流。这批订单让大家有了收入,少的四五百元,多的两千多元。大家的积极性更高了,学艺的劲头也更足了。

  去年,孙玉英参加了郊区组织的技能培训班,学习苏绣技艺,还结交了很多朋友。如今,孙玉英边授课边培训 “充电”。“能把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结合起来,是件让人快乐的事。每次想到我和大家一起钻研刺绣技艺,可以把传统技艺传承下去,我就觉得身上多了一份责任。”孙玉英说。

  侯节

(责编:刘晓亮、郗涛)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山西襄汾:制作绣球迎“三八妇女节”山西襄汾:制作绣球迎“三八妇女节”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