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讯 按照古交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整改工作的安排部署,东曲街道紧盯突发困难户、边缘易致贫户“五类”重点人群,就“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开展摸排调查,针对排查到的困难人群,中秋前夕,积极对接发动社会力量共同进行慰问和帮扶。 下一步,东曲...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讯 9月14日,临猗县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志安与党组成员一行深入帮扶村北景乡南薛村,与支委班子召开座谈会,全面了解南薛村基本情况,对南薛村的产业调整出谋划策,提出参考建议。 党组成员一行深入田间地头、道路修缮工地,认真察看了村庄的配套建设、村容村貌等,并听取了第一书记...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讯 为发挥供销社资源优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9月13日—17日,武乡县2021年人人持证高素质农民培训在供销社惠农服务中心成功举办,培训期间采取封闭式管理,严格实行“消毒+测温+健康码+登记信息”准入制度,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安全保障。 今年以来,武乡...
9月2日,稷山县蔡村乡蔡村水果种植能手宁新东的西梅种植园里,一颗颗饱满丰盈的西梅挂满枝头。近年来,宁新东瞄准市场需求,发展特色水果种植助力增收致富,引进种植耐病性强、管理简便、产量高、口感好的特色水果西梅20余亩,经过标准化栽植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今年共有5亩西梅挂果,首次挂果的西梅亩产量达1...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讯 9月10日,壶关县在工会楼召开巩固脱贫成果问题排查整改暨农村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会议,深入贯彻近期省、市关于巩固脱贫成果问题排查整改工作部署要求,对全县巩固脱贫成果问题排查整改及近期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县委书记张宏方,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杰,县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讯 眼下正值核桃上市时节,介休市洪山镇朱家庄村有悠久种植历史的老核桃,经过几年来品种改良的示范探索,在“老树”上长出新品种,今年已经硕果累累。 “这棵是20年的核桃树,5年前经过嫁接‘礼品2号’这个新品种,今年单株挂果青皮核桃60多斤。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讯 “这条路通车以后,我的日子越过越好。”对屯留区余吾镇东街村村民莫爱红而言,曾经唯一的出村道路是一条不足两米宽的水泥路。
位于黄河岸边的吉县,靠着纬度、海拔、温差、土壤、光照、空气质量得天独厚的“六个最适宜”,把苹果做成了金字招牌和支柱产业。2020年,全县苹果产量突破23万吨,产值达12亿元,“红苹果”成为助力吉县提前脱贫的“金苹果”。
近年来,大同市云州区依托当地独特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黄花产业。目前,云州区种植黄花面积达到了17万亩,有力地带动当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目前全省共发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权证书114843本,发证率为100%,是全国率先完成这项工作任务的省份之一,位于全国第一方阵,自然资源部对我省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国予以通报推广。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讯 每天上午10点,49岁的刘步海准时来到案板前,用前一天准备好的食材开始和面、拨面,洗菜、切菜、炒菜,大约一个半小时后当天出锅的第一碗拨面便会被送到食客面前。 今年4月,从厨近30年的浮山辛村人刘步海和家人在太原市万柏林区上庄凤玺湾1号楼租下店面,挂出招牌“老浮山拨...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讯 8月6日,在山西农谷功能食品加工基地现场看到,偌大的施工场地中央,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大楼一侧,塔吊运转不息,为各个班组运送建筑材料,塔吊下,钢筋工、木工、砖工、水泥工、电工等多个班组分布在各个作业面,各司其职。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讯 8月9日,平陆县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专门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电商强县强镇集聚区创建工作会议。 会上,相关方面负责人,首先组织与会人员学习平陆县电商强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申报山西省电商强县强镇工作流程,并对当前电商运营情况进行小结和今后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本报讯(记者史晶雯 实习生刘瑛)7月28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发布会,相关负责人就我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民政工作方面的有关情况进行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各级民政部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讯 加强对防止返贫的监测和帮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日前,平遥县按照“三个三”办法,在全县范围内筛选出286名村级乡村振兴信息员,覆盖211个行政村,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配备了一支重要队伍。
“牛夏天怕雨水、冬天怕刮风,每天给它们吃什么、吃多少,都有讲究。”近日,在河南省沈丘县卞路口乡赵庄村见到赵沛阳时,他正在给村民讲解饲养技术。
目前的农村,有许多没有外出打工的人,总是找不到挣钱的途径。其实在农村,有很多小生意做起来收入都比打工强。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讯 南林木村地处滹沱河畔,边坡地属沙质土壤,肥沃疏松,非常适宜种红薯。南林木红薯也以其“果型饱满,色泽诱人,软绵可口,甜而不腻”享誉定襄内外。
本报讯 “没想到运城新港职业技术学校能到家门口讲课,让我重新认识了抖音和快手。”参加培训多日后,临猗县楚侯乡南村村民南小兵深有感触地说。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讯 为进一步提高孝义市社会救助水平,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夯实兜底保障成效,孝义市民政局积极为城乡低保提高低保保障标准、城乡特困人员提高供养基本生活标准,并对1-6月份低保金和特困供养金进行了补发,6月30日前补发资金已全部发放到位。城市低保标准由原来每人每月625元...
夏县祁家河乡横口村地处中条山深处,花椒种植是农民增收的一项产业。今年由于受疫情影响,花椒出现滞销现象。
阅读提示 金融扶贫是我国实施扶贫政策的一个有效手段。近年来,山西金控集团利用自身金融综合优势,在临县三交镇崔家岭村、青家墕村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通过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充分发挥金融在脱贫攻坚中的“造血”功能,全面推进驻村帮扶工作。
刘桂珍(中)和乡亲们在苗圃拔草。本报记者王利强摄 时已至秋,代县峪口镇段家湾村的树苗生意依旧不断,近处的有忻州、朔州的买家,远处的有河北、内蒙古的买家。
湖南文理学院校领导在生态养殖场了解土鸡养殖情况。 湖南省张家界市以山为名,其中永定区的谢家垭乡境内,就有10几座马头山,座座如战马嘶吼,栩栩如生。
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户收入的有效途径。在决战脱贫攻坚过程中,福建省始终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围绕县域资源优势,出台系列措施推进产业扶贫,帮助贫困群众融入产业发展,实现稳定增收。
在翼城县王庄乡石潭村西北角,村边上有一块荒地,这里就是该村贫困户苗绍忠的家兼猪场。笔者见到苗绍忠时,这位年逾六旬身患多种疾病、身体残疾的北方汉子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而这跟前几年他因家庭困难几乎要放弃活下来的状况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8月26日,在乡宁县金砂紫陶工艺美术有限公司,技术工人正在打磨订单产品。该公司在传承乡宁传统紫砂文化的同时,开设扶贫车间,先后与乡宁县昌宁镇的金桥沟村、龙门村建立合作关系,免费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指导,为培训合格的农户提供泥料或半成品,农户在家进行制作、加工。
炎炎夏日,沁县故县镇故县村移民小区。姜正伟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感慨地对记者说,“如果不是党的政策好,我不知道还能不能熬到今天。
本报讯 (记者 苑捷)“可别小瞧村民屋顶上这一块块小小的光伏板,可为农民脱贫增收中立下了大功劳。”新荣区破鲁堡乡乡长赵继红说。
五寨县距离太原市区近300公里,我从没有想过会与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有缘分。直至2019年4月23日,学校党委副书记薛智、组织部长贾献忠亲自送我到五寨县东秀庄乡常家坡村脱贫攻坚的岗位上。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讯 宁武县斜坡村有位爱串门、爱唠嗑的驻村干部,这位驻村干部是同煤集团北辛窑煤业公司驻宁武县西马坊乡斜坡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常建红。 他常常去贫困户家里串门,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就业、医疗等方面的困难。
本报讯(记者芦燕娟)“从前年开始,不出门就能在家里得到收益,生活改善了,各方面都好。”8月20日,灵石县英武乡平泉村81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胡爱心老人高兴地告诉记者。
杜月英是个勤快人,在照顾好产妇和孩子的同时,一有空就抓紧把屋子收拾收拾。 刘一荪摄 讲述人:杜月英 记录人:李全宏 冯凯治 脱贫档案:杜月英,50岁,吕梁市离石区吴城镇下三交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缺技术致贫。
崔引明是稷山县清河镇荆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有3个孩子上学,妻子肢体残疾。“在最困难的时候,村党支部书记崔卫蛋帮我办理了小额信贷。
8月22日,在代县上磨坊乡新城村蓝旗亚箱包厂,工人们正在加紧赶制挎包订单。2019年,该村租赁村集体闲置场地,投资创办了代县蓝旗亚箱包厂,吸纳村里的15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每月工资1600余元。
八月高温多雨,是四倍体泡桐生长的关键时期。王迎像往年一样,钻进山东省泰安市宁阳经济开发区大周村的四倍体泡桐育苗基地,观察泡桐的长势情况。
本报讯(记者 张振中)在日前召开的全国消费扶贫行动现场推进会上,湖南消费扶贫经验成为推介重点。今年以来,湖南已累计带动销售扶贫产品60余亿元,有力推动了全省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融入全国大市场,推动贫困群众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讯 水磨头村,地处平遥丘陵地区的一个不出名的小山村,如今在平遥县可是火起来了。原因就是他们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贯穿其中,开出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融合发展的“幸福花”。
“以往,咱的东西能不能卖出去,有没有个好价钱,都是心头事儿,现在可再也不担心了。”8月14日,晋城市泽州县周村镇南坡村的贫困户刘永升笑呵呵地告诉记者,“去年,咱就和县里的消费扶贫平台签订了收购协议,这往后呀,再也不用担心销售问题了。
随着家庭生态农场和其他特色产业的发展,许家窑村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笑容越来越灿烂。 本报记者何嫱摄 走在雨后的天镇县张西河乡许家窑村,看着远山绿树,听着蝉鸣鸟叫,好不惬意。
8月5日,大雨过后的交口县康城镇尚家沟村,天空如洗,远山青翠,一幢幢黑色的大棚整齐排列。在村党支部书记张建斌的带领下,记者实地探访了尚家沟村香菇大棚,寻找尚家沟村脱贫致富的秘诀。
图为扎兰屯市河西街道回民村村民张秀荣(右)正在自家院子里打理黑木耳。 入伏之后,雨水充沛,正是抓紧种植培育甜菜的好时机。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近年来,河南省社旗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围绕“蔬菜、中药材、林果、畜牧”四大扶贫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了满义蔬菜、安菜达蔬菜、仲景艾草、卓和林果、金构农牧等11个县级产业示范基地,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持续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图为高钱银正在喂猪。 郭炳中 摄 讲述人:高钱银(柳林县石西乡上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记录人:本报记者 郭炳中 我叫高钱银,今年57岁,是柳林县石西乡上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本报讯(王立春 马明超 记者 刘伟林)在黑龙江省海伦市,贫困户家家都有一个“绿色银行”——生态扶贫小林场,有了“绿色银行”保障,贫困户脱贫更有底气。 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海伦市不断创新模式,推动生态扶贫小林场提档升级,为贫困群体打造稳定持续的产业增收项目。
张付平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家境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全家年纯收入达到8万元,是他被确定为贫困户时的十多倍。 这种变化来自脱贫攻坚政策的实施。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讯 日前,山西省天镇县三十里铺乡为了认真落实上级脱贫攻坚普查相关工作精神,按照脱贫攻坚有关程序,严查、细筛,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查不漏项“全覆盖”,高质量、高标准,查问题、找不足,夯实基础,扎牢防止返贫口子,推进脱贫成果巩固进程,确保全乡脱贫攻坚工作行稳致远。 ...
“说花椒,道花椒。花椒虽然用得少,五味里头主调料……”8月7日,在洪洞县曲亭镇电商服务站扶贫义卖区,“老农民”赵忠华一嗓子干板顺口溜,让堆放在他面前的花椒、辣椒、核桃等土特产,一下吸引了现场和屏幕前很多人关注。
新华社太原8月9日电 (记者孙亮全) 山西省纪委监委近日出台《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精准监督工作导则》,专门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纪检监察机关做好脱贫攻坚监督工作提出要求,将“劳民式”调研、“酒桌式”检查、“半拉子”督导、“甩锅式”问责等作为重点关注事项。 导则明确,山西全省各级纪检...
本报讯(记者 张国凤)日前,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马莲乡南川村,记者感受到一派勃勃生机。 马莲乡宣传干事彭凯合介绍,2018年-2020年,马莲乡南川村、罗曼沟村等村引入民间资本,签订育肥牛养殖技术支撑帮扶协议,通过统一采购品种、统一饲料配方、统一饲喂时间、统一喂养标准、统一防疫标准、统一...